大 美 厦 大

发布者:阙永梅发布时间:2022-08-23浏览次数:684

厦门大学,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大学之一。

厦大之美,是大美。站在厦大的南安楼前眺望,豪迈之情油然而生。远方,蓝天白云,丽日碧海,巨幅画卷恢弘壮美。近处,花园般的鼓浪屿悬浮于海,世茂海峡大厦形如启航云帆。穿越时空,一股英雄之气与历史之感迎面而来。眼前下方正是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练兵的演武场遗址。遥想当年何等激越慷慨!逾万雄兵从这里北上抗击清军,而后东渡海峡收复台湾。1921年,时值华夏风雨飘摇,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选址此处肇建厦门大学,其继承英雄爱国兴邦之志不言而喻。百余年来,一代代厦大学子从这里出发报效国家、振兴中华。如今的厦大,在校师生4万余名,已拥有4个校区,其中马来西亚分校为中国大学创建的第一所海外分校。

厦大的大美不乏生命的浪漫与柔情。南安楼后,红墙碧瓦掩映于佳木繁荫,如茵芳草回响着琅琅书声。芙蓉湖里,成对黑天鹅优雅嬉戏,不时引来游人喂食合影。湖中天鹅没有围网防护,只有自由自在的繁衍生息,他们是厦大校园最曼妙的主人。


1926年8月,鲁迅先生远离喧嚣的北平,应林语堂之邀来到厦门大学任教。他在给许广平的信中说“此地背山面海,风景佳绝”,自己“心情平静得多了”。也许是厦大清静的风光唤醒了先生潜藏于心的浪漫柔情。教学之余,他在厦大写下的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等散文充满少年时代的温馨与乡愁。也是在这里,他和许广平频频通信,后结集成《两地书》。信中两人的儿女情长丝毫不亚于今天的90后、00后的热恋情愫。鲁迅给许广平的信中说,自己的课堂上来了两个教育系的女生,但自己“目不斜视”。许广平回信调侃:“斜视有什么要紧,惯常倒不是斜视,许是冷不防地一瞪……”鲁迅连忙回信消除误会:“斜视尚不敢,何况瞪呢”。此时鲁迅45岁,盛名已久。

厦大师生十分敬重这位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。学校建有鲁迅雕像,专门设立鲁迅纪念馆。厦大西校门毗邻纪念馆,门上镌刻的校名从鲁迅手稿集字而成,字体崛劲厚重,尽显先生风骨。

厦大对师者的尊重与大度,是这所著名学府学术文化生生不息,传承光大的重要源泉。漫步于校园,我们随处可见厦大先贤的雕像,不时能感受学者们在厦大传道授业的美好经历与动人场景。

2021年,厦大建校百年。著名学者易中天在《我在厦门大学的野蛮生长》一文中回忆1992年刚到厦大的情景:“主管文科的副校长郑学檬教授便找我谈话。他说,你从武汉大学来支援我们,我们不能亏待。这样吧!艺术研究所所长,魏院长就不兼了,你来当。想研究什么课题,就研究什么,学校都不干预。”易中天感慨道:这就是大度了。三年以后,易中天以其代表作《艺术人类学》回报厦大的对他的大度。又过数年,调到中文系的易中天陆续在《百家讲坛》跨界主讲《汉代风云人物》《品三国》和《先秦诸子百家争鸣》,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学者,真可谓“如日中天”。


南安楼面朝大海,耸立于厦大最高处,是该校国际关系学院所在地。前不久,外省某市教育秘书组干部高端研修班在此开班学习。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庄国土欣然应邀为学员做讲座《一带一路建设前景评估——兼论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》。庄教授学术视野宏大,历史、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外交、教育诸多领域自由跨越。“一带一路”倡议背景与建设远景,海峡两岸的历史渊源与统一前程,乃至学员所在地的湖湘经济与人文优势都有其真知灼见。两个多半小时的讲座,年近70的老教授站立讲授,激情满怀。其学术视野、赤子之心与敬业精神令人肃然起敬。庄国土是厦大国际关系学院创院院长,也是学校唯一一位历史学和政治学双学科博士生导师。诚如其名,“庄国土”三字的分量是沉甸甸的家国情怀与厦大精神。

梅贻琦先生曾说:所谓大学者,非谓有大楼之谓也,有大师之谓也。厦大之大,既有大师,亦有美楼大楼。厦门大学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,其早期建筑集美学村等融合中西风格,已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“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”名录。竣工于2001年的颂恩楼为嘉庚楼群主楼,巍然耸立于校园中心,高21层,由校友丁政曾、蔡悦诗伉俪捐资建造,成为厦大跨世纪标志性建筑。校园美楼大楼与蓝天碧海、家国情怀、青春学子、大学风华融为一体。

此乃厦大之美,亦是厦大之大。